鄭東新區: 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文章發表于2005年)

  赫赫濯濯,在我東郊。
  東郊有湖,方可十里。
  澄澄如鑒,一泓綠水。
  有蓄有泄,有原有委。
  翠鳥翔于波上,錦鱗游于淵底。
  迎岸弱柳垂絲,滿塘芙蕖放蕊。

  這是一派湖光水色的景象,但這里描繪的卻不是江南水鄉,而是清代鄭州學正徐杜在《鄭州攬勝賦》中對當年鄭州圃田澤(中國古代著名湖澤)景致的真實描寫。隨著歷史的變遷,滄海桑田,這樣的美景已不復存在。然而,有人將正在建設中的鄭東新區稱作“水域靚城”,說的正是鄭東新區宏大的水面,發達的水系、優美的景色。這表現了鄭州人對于良好城市生態環境的向往與追求,更反映了鄭東新區規劃對歷史的尊重與回復(哲學意義上、更高層次上的回復)。隨著鄭東新區的逐步建成,一個包含現代城市建設最新理念、一個古鄭州圃田大澤自然與人文相融合的美景,將得以再生和重現。
  古老的中原大地,坐落著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鄭州。這里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孕育了中華民族及其光輝燦爛的文化。 早在3600年前,這里就是商王朝的都城。曾有夏、商、管、鄭、韓5朝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轄區內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 是中國8大古都之一 ,春秋戰國時期,鄭、韓先后在新鄭建都,長達500多年。
  秦漢時期,鄭州地區始置滎陽、鞏、京、新鄭等縣,滎陽一度成為“富冠海內”的天下名都。之后,歷代先后在鄭州地區設置滎陽郡、北豫州、滎州等。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滎州改為鄭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管城作為鄭州、管州州治,成為鄭州地區政治、經濟中心。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和通濟渠后,鄭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絕“,成為全國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
   本世紀初,由于平漢和隴海鐵路在鄭州交匯,鄭州的民族工業、手工業和商業得到較快發展。1929年至于1931年鄭州曾一度廢縣設市。1948年月10月22日,正式建立了鄭州市,1954年成為河南省省會。
  鄭州商貿發達,是國務院確定的3個商貿中心試點城市之一。擁有一大批高檔次、多功能的大型商貿設施和輻射全國的商品集散市場,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就有30多家;每年在鄭舉辦的各類全國性、區域性、專業性交易會、博覽會、洽談會上百次;國內外萬余家商貿機構在鄭州設有辦事處或經營場所。
  進入新世紀,鄭州緊緊抓住我國加入WTO、西部大開發、國家批準鄭州市建設區域性中心城市總體規劃的重大機遇,制定了“十五”時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特別是2002年開始建設的鄭東新區更是以其尊重傳統和歷史,融入世界最新城市建設理念,以高起點、高品位、大手筆而引起了世人的廣泛關注。
  曾經創造中華民族無數歷史輝煌,曾經孕育中華民族無數名士名流的中原大地,今天又將演繹出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鄭東新區建設的初衷如何?其有哪些城市建設的新理念?其意義和價值何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于日前采訪了鄭州市副市長、鄭東新區管委會主任王慶海。王慶海以其新區人特有的干煉、務實的作風,簡捷、明快的話語為記者道出了鄭東新區建設的原委。
 

城市化、工業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要求

  進入鄭東新區遠遠看見的是一座座高聳的建筑錯落有致地排列在一個環型地帶上,撲面而來的是一種現代都市的氣息,進入已初具規模的起步區更有一種有別于中國傳統城市的異樣感覺。
  王慶海告訴我們,鄭東新區從2002年10月第一條道路開工以來,已經兩年多了。當時鄭東新區的開發不是個人的突發奇想,而是整個鄭州市、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到特定階段的必然要求。省、市兩級領導順應形勢,因勢利導,在充分發揮專家學者、社會民眾積極性的基礎上,開闊視野、打破常規,采用國際化招投標的模式,體現了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思路。
  進入21世紀,實現現代化是我國面臨的重要任務?,F代化包括的內容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社會化。城市化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一般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農業為主導產業的時候,城市化進程是緩慢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一般不超過25%;第二個階段,就是加速期,這個階段一般都是二產、三產占主導,城市人口由占總人口的25%快速上升,一直達到70%左右;第三階段是成熟期,這個階段人口由原來向市區集中,變為向大都市發展,由大城市轉為大都市,這時,在大城市周邊又出現了衛星城市,如美國的洛杉磯。一般說來,城市化也是工業化的伴生物。從發達國家走過的路程來看,工業化和城市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從目前來看,我們國家工業化已經達到了中期水平,但我們的城市化水平只達到30%,這個水平大幅度落后于工業化水平,因此,加快城市化進程是非常迫切的。
   從河南來看,作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經濟總量在全國排第五第六,而在城市化建設方面,在全國各?。ㄊ校?、自治區中,城市化水平卻很低。鄭州市與全國省會城市相比也是落后的,就是與中西部城市相比,也大幅度落后。比如說,省會城市市區的人口,占全省總人口,我們國家一般是5-10%,也有高一點的,像廣州,就很高,比較多的一般是5-7%,湖北省5900多萬人口,武漢市市區人口400多萬,約占7%多一點,這是中部地區。西部陜西省的人口3600多萬,西安市區人口超過300萬,占全省人口的8%還要多。那么我們鄭州市呢?市區人口205萬,全省人口近1個億,只占2%多一點。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來,第一,我們國家城市化水平低于工業化水平,第二,我們河南的城市化水平在全國是遠遠落后的,第三,鄭州市城市化水平在全國省會城市中也是比較落后的。
 王慶海介紹說,河南省貫徹十六大精神,為全面推進河南省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實現2020年河南省小康目標的規劃,提出了要加快全省發展的步伐,做出的決策就是以鄭州為中心,建設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中原是河南,城市群是以鄭州為中心的周邊八九個城市:洛陽、開封、許昌、平項山、新鄉、焦作、濟源等,通過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帶動全省的經濟發展,而在這個中原城市群當中鄭州是龍頭,鄭州要作為龍頭就目前鄭州市的城市規模,經濟總量來看,它起不到帶頭作用。所以鄭州要做好龍頭就要拉大鄭州的城市框架,加快發展鄭州市的經濟,提高鄭州市的“首位度”,增強鄭州市的帶動力,吸引力,影響力。 同時,根據1998年,國務院對“鄭州市總體發展規劃”的批復,鄭州市到2020年,城市人口要達到500萬。國務院還要求鄭州市的發展是多中心、組團式,并提出把鄭州建成隴海、蘭新地帶的重要中心城市。河南省委、省政府對鄭州市要求也是非常明確具體的,特別是在2001年11月份的省黨代會上,提出要把鄭州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商貿城市和全國區域性中心城市。按照這些要求,鄭州市的差距還很大,也就是說,鄭州市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也很大。
  于是,鄭東新區的建設提上日程,鄭東新區的規劃浮出水面。
 

一個融傳統與現代于一體、最前沿的現代城市規劃

  黑川紀章,這個注定要在鄭東新區建設史上留下一筆的日本人。
  2001年12月,在鄭東新區總體發展概念規劃評審會上,經國內外專家對征集方案反復評審,修改后的黑川紀章方案最終脫穎而出。他的方案以其先進的理念和獨具魅力的設計獲得了專家們的一致好評。而在2002年7月的“世界建筑師聯盟”年會上,黑川紀章也因設計了鄭東新區總體概念規劃方案,獲得了首屆“城市規劃設計杰出獎”。
   黑川紀章1934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一個建筑師之家。1957年畢業于京都大學建筑專業,隨后在東京大學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62年成立黑川紀章建筑與都市設計事務所,1964年獲東京大學博士學位,和磯崎新、安藤忠雄并稱日本當代建筑界三杰。新陳代謝理論和共生理論是黑川建筑思想的核心,其作品遍及日本和歐美。
   黑川方案的中標不是偶然的,它的決策既是一個嚴謹的、科學的過程,又是一個民主的、集體的過程。 由于鄭東新區的建設是在中國加入WTO這個條件下,是在進入21世紀這么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同時鄭州作為全國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所以,新區建設起點不能低,標準不能低。必須是高起點、大手筆。鄭東新區規劃采用了在國際上征集方案的模式,進行國際化招標,國內外一共有11家頂級設計單位參與了競爭。這11家公司,5家是國外的,其中4家是世界非常有名氣的公司,有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法國的。 這11家設計公司作出概念規劃后,到底采用哪個方案,不是由市委、市政府來定的,也不是省委、省政府領導來定的,而是請建設部的領導提供國內外城市規劃著名專家的名單,聘請了國內外的30位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專家,組成一個評委會,對11家概念規劃進行評審、討論,然后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選出第一、二、三名。來自不同國度、不同地區,有著不同文化教育背景的專家們的意見分歧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然而,最后大家全票通過的是日本黑川紀章都市規劃建筑事務所的方案??梢?,選定黑川這個方案是專家研究的結果。
  選出黑川方案為第一方案以后,又組織黑川和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的院長何敬堂先生及有關專家學者做詳細的規劃,他們所做的詳細方案又修改了五次,每次都花1個月左右的時間,并對每次方案進行討論,交通問題請交通專家,環境問題請環境專家等等,進行認真討論。從2001年9月份開始到2002年5月份基本結束,前后將近10個月,討論修改6次。 詳細規劃確定以后,又將方案(模型)在展覽館展出一個月,組織廣大市民廣泛參與討論。同時,召開不同形式的座談會,聽取知識分子、民主人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各方面的意見。另外,規劃部門還向市民發出了5000份問卷,收回的結果是:同意規劃進行國際征集的占94%,認為水平高的占88%,認為合理的86%,認為符合鄭州實際的占90%。專家們研究的成果和市民的意見高度吻合。在前面幾個程序的基礎上,市政府常務會、市委常委會、市四大班子聯席會都進行了討論,最后市人大常委會以法規性的文件予以確定,也向省委、省政府領導作了匯報,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領導的同意,建設部的領導也給予了充分肯定。
   那么,黑川方案為我們展示了一個什么樣的圖景呢? 鄭東新區位于國務院批準的鄭州城市總體規劃東部的圃田組團。西起中州大道(原107國道),東至京珠高速公路,北起連霍高速公路,南至高速環路,遠期規劃總面積150平方公里,規劃人口150萬。主要由中央商務區(CBD)、龍湖地區、商住物流區、龍子湖高校園區、科技園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組成。
  新區的規劃總結了世界城市建設近百年的經驗和教訓,采用目前世界城市規劃、城市建設最先進的理念,即以生態城市、共生城市、新陳代謝城市、環型城市為核心理念。這個規劃一是理念新,二是品位高,三是結合鄭州歷史地理的脈絡,體現了中國和中原傳統文化特色。
  生態城市:通過道路、河渠、湖泊、的綠化構建生態回廊,并將龍湖生物圈與嵩山生物圈、黃河生物圈有機相連。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進而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
  共生城市:重視城市發展與自然生態保護相協調和保持歷史、現實與未來的延續性,體現了新區與老城、傳統與現代、城市與自然、產業經濟與文化生活、人與其它生物的和諧共生。
  新陳代謝城市:借用生物學概念,通過組團式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系統,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保持平衡狀態下成長的線性軸線,成長中防止交通向中心部集中的環型系統,以及可成長代謝的整體式組團系統都體現了新陳代謝的理念。
  環型城市:整個城區布局合理,各個組團由環形道路連接,CBD和CBD副中心的建筑呈環型布置,形成了一個獨具魅力的環型城市。
  黑川紀章概念規劃通過對鄭州城區空間結構的分析,構畫了一條西南東北走向的歷史文化和生態發展軸線,匯聚了二七廣場、商城遺址、省市行政辦公區、新區CBD、CBD副中心、龍湖、以及貫穿市區的主要河流金水河和熊耳河,發揮著城市中樞的功能。針對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干線交匯于城市中心的特點,規劃提出雙“V”字型城市產業帶的構想,優化了鄭州城市空間和功能布局。鄭州未來的經濟構成,將加強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提升,重視21世紀的成長產業,即IT、物流、生物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焖俚缆肪W絡把新區與老區連成一體,新區建設將為老城改造提供新的活力和空間支撐。 鄭東新區的遠景總體發展概念規劃,引入的生態城市、共生城市、新陳代謝城市和環型城市先進理念,立意新穎、風格獨特,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精神和改善人居環境的意愿。
  新的規劃一改過去“攤大餅”式的城市擴張模式,采取組團開發的概念,把城市結構分為中央商務區、龍湖地區、商住物流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若干組團,從而為鄭州城市遠景建設制定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城市發展方案。每個組團把商業、服務、行政中心沿著環型公路布置,并通過環型公路的相互連通來聯系組團。沿河流、湖泊、高速公路、干線公路都規劃有大面積的生態回廊綠地,為人居環境創造了理想的空間。
 

高效、快捷、市場化的建設運作模式

  為了確保鄭東新區的高起點規劃、高品味設計、高質量建設,鄭州市成立了“鄭東新區管理委員會”,作為鄭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統一負責鄭東新區開發建設和管理工作,行使市級管理權限,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2002年3月,為切實加強對鄭東新區建設的領導,加快鄭東新區建設的步伐,又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有關領導和市直各有關職能部門和有關市區負責人組成的“鄭東新區建設領導小組”,采用全體會議、專題會議和現場辦公的形式,協調解決鄭東新區建設過程中的重大問題。鄭東新區自2002年下半年動工以來,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和條件,已經從起步階段進入到發展提高階段。
  談到鄭東新區兩年來的發展,作為新區管委會主任的王慶海深有感觸地說,鄭東新區不是一般的行政區,鄭東新區的工作也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工作,不能按行政機關那一套模式運行。只有在發展建設中不斷調整、理順工作思路,完善機制和運行程序,科學決策,才能確保鄭東新區健康科學的發展。 因此,管委會把鄭東新區作為一個大公司來辦,把它作為一個特區 + 企業的模式來經營,確定了新區的指導思想和定位。 一是明確指導思想。根據省、市領導的要求,我們鄭東新區的指導思想是圍繞“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規模”的目標,確保鄭東新區更快、更好、更扎實的發展。 二是明確鄭東新區發展的總目標:功能完善、設施完備、布局合理,環境優美,以人為本,生態環保,協調和諧,社會文明、經濟發展,繁榮昌盛,可持續發展的新城區。 三是樹立鄭東新區的精神:求真務實、團結協作、改革創新、開拓進取、廉潔從政、優質高效、科學誠信。 四是明確鄭東新區的總要求,就是“六高”原則:堅持高水平、高標準、高要求、高品位、高速度、高效益的原則,加快新區的發展。 五是明確鄭東新區的定位:改革開放的前沿,優質服務的窗口,經濟增長的平臺,城市建設的靚點,廉潔高效的示范,中原崛起的形象。新區的目標就是要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新城區,要成為鄭州、河南新的靚點。要通過把鄭東新區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以人為本的、環境優美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城市,從而改變人們對河南土、窮、落后的傳統看法。 六是明確鄭東新區的發展思路:體現市場運作,可持續滾動發展,良性循環,自求平衡。按照規劃,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為招商引資創造條件,完善配套設施功能,更快、更好、更扎實的發展。
  目前,新區各項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共確定入駐項目125個,預計總投資214億元,累計開工項目67個,預計總投資114.5億元,其中今年新開工28個。全年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征地等總投資預計可突破55億元。截止到2004年底已累計完成投入120億元。 從工程項目來看,CBD建設形象初現。內、外環60棟高層項目中已有36棟(內環30棟、外環6棟)開工建設。其中19棟已經結頂,6棟將基本完成裝飾裝修工程。CBD區域內綠化、景觀、美化亮化等工作正在加快推進。 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配套工程逐步完善。電力、熱力、燃氣、自來水、雨水、污水、通信等各種管線隨道路同步施工,總投資約4.11億元。目前除部分道路電力管線正在施工外,其他道路管線基本敷設完畢。 龍湖南區、商住物流區成為投資熱點。龍湖南區共確定項目14個,計劃總投資45億元。商住物流區已共確定項目54個,計劃總投資60億元。 龍子湖區建設進展順利。龍子湖區共確定項目12個,計劃總投資48億元,已開工項目6個,計劃投資29.3億元;已確定項目6個,計劃投資17.7億元。目前已開工的6所高校已完成投資57180.5萬元。 征地拆遷安置就業工作穩步推進。截至2004年11月17日,鄭東新區管委會先后征用國有土地17宗、1629畝地,其中起步區1230畝,龍子湖區399.8畝;集體土地28704畝。 安置回遷工作。鄭東新區共規劃安置小區5個,在建4個,分別是金水區十里鋪安置小區、廟張安置小區、姚橋安置小區和管城區東周安置小區。目前第一期工程170萬平方米,安置群眾17400余人正在向安置小區搬遷。
  聽完介紹,記者感覺到正是鄭東新區這種高效、快捷、優質、市場化的運作模式,產生了鄭東新區建設的鄭東速度,形成了它獨有的特色,也許這可以稱作中原特色、鄭東特色。
  隨著鄭東新區的建成,其社會、經濟價值不僅對鄭州市、河南省將產生重大提升帶動作用,更由于其地處中原的特殊位置,中原的發展也必將對整個中西部地區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和具有更為深刻的意義。 在鄭東新區建設兩年來的實踐中,鄭東新區克服了國家宏觀調控帶來的不利影響,使鄭東新區的開發建設工作穩步推進。在開發建設初期,需要用大量的資金和土地。特別在今年國家實行宏觀調控政策,壓縮銀行貸款,控制土地審批的大形勢下,鄭東新區在融資和用地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響。針對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新區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指導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正確認識形勢,積極應對,共同努力,克服困難,整體工作穩步推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今年以來在國家宏觀調控的大環境下,投資和招商引資的勢頭仍然非常強勁,并沒有因為宏觀調控而減弱投資和招商勢頭。地價節節攀升,最高地價已達265萬元/畝,房價穩步抬高,平均每月每平方上漲100元,樓盤銷售火爆,在建商品房銷售率(已銷售面積/批準預售面積)為74%,這表明了新區建設的良性發展。突出表現在招商引資和土地清理清收方面,今年上半年鄭東新區引進了國內外一大批在規模、有影響、的大項目和大企業,如世界500強在商業中排列前5位的麥德隆、北京同仁、北師大、上海綠地、天津順馳、中煙集團等一些在國內具有強勁競爭實力的大項目,這些大項目的進駐對于拉動鄭東新區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土地的清理清收方面,3-10月份清理了16個項目,清收土地約2000畝,回收資金12億元。開展土地清理、清收工作,不僅有效遏制了圈占土地、抄地皮等不良現象,而且為鄭東新區的開發建設取得了寶貴的建設資金。
  在采訪結束時,王慶海表示:實現“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規模”的目標任務,更快、更好、更扎實的開發建設鄭東新區,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交給我們的政治任務,是全省人民、全市人民對我們的政治重托,面對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信任,面對全省近億人口和鄭州700萬人民的重托和希望,我們只能快干,不能慢干;只能成功,不能失敗,我們要不辱使命,不負重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以扎實有效的工作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給上級黨委政府和全省、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