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敷設后的再建風景觀光區
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旗幟鮮明地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首次提出了“美麗中國”等字眼。管道設計院一直把“以人為本、環保優先”的設計理念放在首位,秉承“綠色設計”理念,以“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為宗旨,在蘭成中貴、中緬、中亞、西三線等國內外重大工程設計中,采取“定量環境風險評價”等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創造企地和諧,實現了 “干一項工程、樹一方形象、交一批朋友”的宏偉目標。
管道敷設后的再建風景觀光區
——中國石油管道設計院蘭成中貴管道工程“綠色設計”紀實
——中國石油管道設計院蘭成中貴管道工程“綠色設計”紀實
“ 假山.青草坡.棕櫚樹.竹林.小橋流水”,這就是2012年12月中旬記者在蘭成中貴管道工程梅園溝風景保護區的龍神溝觀光區看到的一幕。
據悉,這里原來就是甘肅省康縣陽壩鎮梅園溝風景保護區的一段普通路段,由于蘭成中貴的輸油、輸氣管道從這里通過,擾動了山坡、公路、河流等自然生態環境,為了恢復、美化這里的自然環境,中國石油管道局蘭成中貴EPC項目部投資300萬元、由管道設計院設計建成了“龍神溝風景觀光區”,得到中國石油集團公司業主的大力支持,受到甘肅省政府的高度稱贊,風景觀光區建成后,省領導多次到這里視察,并對中國石油管道人有了全新的認識。
避讓、雙管并行,從設計源頭保護生態環境
管道局承擔的蘭成中貴管道工程沿線為秦嶺和大巴山區,線路大致為南北走向。眾所周知,秦巴山區是長江上游地區一個重要的生態屏障, 山上植被茂密,土特產品、礦藏等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動物保護區、國家文物保護區等等繁多。為此,中國石油管道局管道設計院從2006年開始至今,用了6年時間進行了踏勘、可研、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工作,他們高度重視保護生態環境,從環境評價入手,使管線在設計中盡可能躲開避敏感點、森林公園、文物風景名勝、礦藏區、國家動物保護區、“5.12”地震災后重建區、地方規劃區等,最典型的是避讓了著名的風景區——“雞峰山”;同時采取油管道、氣管道并行或同溝敷設,這在管道設計史上的長距離山區設計中還是頭一次,兩條管道共用一條管溝、一個隧道、一個橋涵、一條伴行路,盡量減少對大山植被的破壞。在管道通過的山坡上,記者看到已經采用截水墻或???、撒草籽等方法保證地貌恢復后水土不被流失,在河道里采用壓重塊、混凝土連續澆筑等措施保護管道,……,從設計的源頭上保護了秦巴山區的生態環境。
管道通過隧道群穿越秦巴大山,保護山上繁茂的植被
秦巴山區素有“地無三尺平”之稱,像兩山夾一溝、夾一河隨處可見,可供優化的路由都被十年前的蘭成渝管道“占領”,管道設計院國家設計大師史航、當年參加過蘭成渝管道建設的管道局老領導、老專家董勝厚、王樹寬、高探貴等人都被管道設計院請到秦巴山區來進行現場指導,一致認為,為了保證安全、保護環境、確??墒┕ば院徒洕?,必須使用隧道群設計。在沿途,記者看到了由管道一公司承建的與四川接壤的廣坪河跨越是油氣雙管同跨,然后雙管一端進入黃泥坪隧道,一端進入石豬槽隧道,實現了橋隧直連;據悉,管道三公司在甘肅康縣境內承建的26公里管線施工任務中,共有28條隧道,其中在娃娃魚保護區的火燒溝附近就設計了10條隧道,這樣,在這里只需對棄渣進行處理即可保護山體繁茂的植被不被破壞,據悉,管道局承擔的蘭成中貴管道工程中,共設計40條隧道,其中油管道和氣管道共用隧道38條,記者看到,隧道口已經封堵,隧道至溝谷已經修了排水水渠等。
建造風景觀光區恢復、美化風景名勝
在管道實在無法避讓的敏感點,管道設計院與地方商談,該搬遷的搬遷、該賠償的賠償,像龍神溝這樣無法躲避的風景區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擾動程度,隨后在管道局蘭成中貴EPC項目部的大力支持下,管道設計院從設計上為其設計了一個精美的人文風景觀光區。
記者一行從甘肅省康縣陽壩鎮出發,驅車行走20分鐘就來到了龍神溝風景觀光區。隨行人的設計師王福勝告訴我們,管道在路的左側山坡上下來,然后穿過陽壩公路,再穿過河流,再爬到右側的山坡上。輸油、輸氣管道早已“安詳”地被埋在地下,記者看到管道通過后的山坡上采用的是??卜ㄟM行水工保護,上面綠油油的地長滿了小草,臨近路的地方造成了假山,設計師說是骨架結構的仿生墻,仿生墻前面種的是棕櫚樹;路的另一側是條河,河道兩側壘砌了石墻,上面建造了一坐精美的小橋,河灘地里清晰看見草籽已經綻放了嫩芽,右側山坡上同樣制成了假山,上面是一片竹林;展開思緒的翅膀:盛夏時節,這里滿目蒼翠,小橋流水,魚兒在河里歡快的游蕩,雨后,山上云霧繚繞,或許有瀑布飛掛,一對情侶打著遮陽傘在這如詩如畫的小橋上盡情揮灑著小別后的相思圖。
……。
這就是中國石油管道局管道設計院一直以來追求的“綠色設計”理念。“管道設計院具有全局產業鏈的引領和先導作用,在管道施工中必須把保護生態環境、保證優質安全放在設計的第一位。”管道局局長助理、管道設計院院長張志宏在落實十八大專題會議上如是說。
作者簡介
李建飛,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管道設計院黨群工作部工作,從1991年開始,發表過小說、詩歌、散文等,1996年在管道一公司作新聞報道工作,2012年調入管道設計院,參加過澀寧蘭、蘭成渝、西氣東輸、陜京二線、西部管道、印度東氣西輸等大型管道工程,多次被評為管道局優秀新聞工作者,2004年12月30日,在西氣東輸工程中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戰地宣傳報道小分隊”隊長,2007年3月6日,被管道局授予“管道局十大金國標兵”稱號,2006年、2011年在管道局全局刊稿均名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