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鉛筆到鍵盤從大地到太空
原題:從鉛筆到鍵盤從大地到太空
——管道設計院線路設計變遷記
時過境遷,唯一不變的是一切都在變?,F如今,線路設計者已放下鉛筆,拿起鼠標敲起鍵盤——
管道設計院線路設計手段與方法,經歷了地形圖時代、遙感及數字地形圖(CAD)時代,目前已步入衛星定位GIS輔助線路設計平臺時代,實現了從鉛筆到鍵盤、從大地到太空的革新與飛躍。
實地踏勘
手持鉛筆畫圖紙
在以地形圖為代表的上世紀90年代前后,由于技術條件所限,長輸管道線路設計所依靠的地理信息,主要通過測繪單位提供的紙質地形圖,以及設計人員野外沿線實地踏勘來獲取。設計人員手持鉛筆,在地形圖上標注各種信息,讀取地形圖上的等高線、道路、村莊、水系等情況,設計并優化線路走向,確定管道在各類地段的敷設、穿越方案,最終完成管道線路的野外選線、定樁工作。
隨著管道事業發展,在一些超長距離、環境復雜的線路設計中,如果仍依靠地形圖和設計人員實地踏勘,就出現了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統計工程量有困難等問題,無法滿足工程實際需要。
遙感時代
放下鉛筆拿鼠標
到了2000年前后,線路設計步入遙感及數字地形圖(CAD)時代。管道設計院開始引用遙感技術,在多個項目中采購遙感影像,特別是在西氣東輸一線、忠武線等管道項目中應用甚廣。
最初的遙感影像分辨率較低,主要用于管道宏觀選線、城鎮區及水網區管道優化。從2003年起,數字地形圖的應用水平提高很快,通過在CAD環境下對地形圖按坐標進行糾正、拼接,工作效率明顯提高。設計工作者從大木桌旁搬進了計算機室。
2005年,隨著ArcGIS技術的逐步引入和遙感選線技術的發展,部分線路優化開始在GIS系統環境下進行,數據種類也從單一的柵格圖、影像圖發展到線劃圖。設計人員可以在一個數據更為豐富的環境下進行內業(即室內工作)選線、優化線路工作。這樣能夠有效減少野外選線的工作量,在內業工作中將管道通過的重點、難點地段識別出來,然后再進行現場重點踏勘。
GIS平臺
衛星定位實在“高”
隨著國內外項目形式的不斷變化,設計關注對象也由原來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城鎮村莊,擴大到礦產壓覆、環境敏感點、保護區等。為適應新項目需求,2008年,管道設計院開發了一個適合線路設計使用的GIS輔助線路設計平臺,改變過去設計人員的常規工作方式,既提高了選線的科學性,也減少了野外工作量。
GIS平臺利用衛星定位技術,以長輸管道線路工程設計內容為依據,以線劃圖、掃描地形圖、數字高程模型、遙感影像圖、環境專題數據,以及管道專業數據為主要內容的多尺度、多來源的綜合共享數據庫為基礎,實現了管道線路設計、管線對象布置、工程量統計、成果輸出以及基礎數據管理等綜合功能,在管道線路的可研和初設階段,為線路的優化選線、現場踏勘及內業工程量統計,提供了全方位信息服務和實用的操作功能,提高了線路設計的效率和質量,優化和完善了線路工程設計方法。
GIS輔助線路設計平臺主要功能包括:提供海量“地理+管道線路專業”數據庫及數據管理系統;提供人工矢量化和方便的線性編輯功能;構建虛擬三維地理環境;實現三維模擬選線;實現多樣化成果輸出??傊?,一改過去信息單一且不可靠的情況。
目前,GIS平臺已經成為管道設計院線路專業的主要設計平臺,在中緬、蘭成、西三線等多條管線中廣泛應用。
據悉,研發項目組還將進一步收集線路設計人員的需求,不斷完善平臺,使其更適應中國油氣管道線路設計業務的需要。
作者: 陳明宇 蔣慶梅
作者簡介
陳明宇,畢業于河北師范大學中文系,2000年調入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電視臺記者部記者,2003年調入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黨群工作部,現任《石油管道報》駐工程有限公司記者站站長,所創作的多部作品在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等媒體發表,多部作品獲得各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