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里傳播愛的天使
校園里傳播愛的天使
——山東工商學院天使之家社工服務中心側記
在美麗的山東工商學院校園里,有這樣一個公益愛心組織,他們每天忙碌于校園以及周邊的小學、初中、福利院、救助站,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責任擔當,雖然他們的事跡你不一定完全知道,但是他們的故事一定會讓你心有所動。“天使之家社工服務中心”從2010年4月成立至今,在山東工商學院政法學院團總支和社工專業老師的指導下,由熱愛社會工作專業的師生共同發起,是一個容學術性、實踐性、公益性為一體的學生組織。他們關注社會問題、普及社工知識,以服務社會和宣揚社工為理念,用自己的行動傳播愛和正能量,他們被稱作“校園里傳播愛的天使”。——山東工商學院天使之家社工服務中心側記
美麗晴空下燦爛的微笑——公益活動之“四點半課堂”
每天下午第六節課下課鈴聲響起,你就會在第四教學樓門口看到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滿臉稚嫩和笑容,歡快的走進四教,進入那個屬于他們的“四點半課堂”。這些孩子是幸福的更是特殊的,因為他們都是學校餐廳工作人員的孩子。
說起“四點半課堂”這個活動創意,天使之家上屆總干事揭珊珊坦言,“這完全是一個意外的收獲。”“自己每次在高峰期時到學校餐廳就餐時都會看到,餐廳工作人員的孩子在到處亂跑玩耍,無人看管,有的孩子自己摔倒看了下忙碌的父母又可憐的爬起來,或者在排隊等飯的時候看到有的孩子在擁擠的窗口內做作業??吹竭@一幕,自己的心觸動很大,這些孩子基本都是一二年級,正處于學齡啟蒙時期,他們很需要父母的幫助與啟發。但是,他們的父母因工作時間特殊又不可能完全放棄手頭的工作,還有的父母因知識水平有限,無法在學業上幫助到孩子。想到自己當時一二年級每天都有父母來接,寫完作業有父母檢查,她說道“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這種幸福的權利”。經過多次討論,加上跟社工專業老師的探討,最終決定辦一個類似于“托管班”性質的班級,每天下午放學后將孩子們聚集在一個場所,由天使之家成員利用課余時間義務看管這些孩子,輔導并檢查作業。為那些無法照看孩子的家長或無法輔導孩子的家長減輕一些負擔,絕對無償的服務。但很多現實的因素讓他們不得不考慮:首先是場地的選擇,其次是家長是否愿意將孩子放心的交給他們。
他們把這一想法向系領導作了匯報,很幸運,系領導很重視,并且愿意支持他們,尤其是社會工作教研室的老師們,甚至讓出了自己的辦公室給他們做活動,并且對他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爭取到場地后,他們又在一餐二餐三餐挨家走訪,詢問有上學孩子的窗口,做粗略的統計。又制作調查問卷對這些家庭進行發放,最終有八位家長同意讓他們的孩子參與此次活動。
在一系列活動的前期籌備后,他們為此次活動取名為“四點半課堂”。包括課業輔導,主要是幫助孩子制定作業計劃,督促完成作業,幫助解決疑難問題。中間加入練字環節,來幫助學生規范書面,提高作業質量。另外他們還會在社工知識的基礎上,建立成長互助小組,培養孩子基本溝通能力。雖然他們只參與為期一個月,但是還是希望在這一個月中孩子們可以有所收獲。孩子與志愿者之間由陌生到熟悉,到最后會跟在志愿者后面一遍遍的“哥哥”“姐姐”的叫個不停,或是幫他們解答難題,或是和他們一起游戲。當然改變的不僅僅是這些,家長們對于天使之家這個組織由懷疑不信任到完全信任,慢慢的還給他們做起廣告來,許多家長聽說了這個活動,紛紛把孩子送來,“四點半課堂”的孩子由最初的八個增加到了十四個。有的時候,孩子的家長還會送來自家窗口的各種食物,為無償服務的志愿者帶來心里的感動與默默的支持。
目前“四點半課堂”的第一期活動已經結束,有時在校園遇到孩子們,也會被他們追問“姐姐,你什么時候才能再帶我們做游戲???”每當這種時候,心里都是滿滿的感動和動力。作為志愿者的王陽這樣說道“幸福其實很簡單,得到了別人的認可,以后也會繼續在這條奉獻愛的道路上堅定的走下去。”
天使和你一起裝訂愛——公益活動之“環保本子”
有的人可能覺得一個本子不值錢,也可能覺得做一個本子也不值得炫耀,但你聽過用廢棄的單面A4紙折疊后做成的可再利用的本子嗎?作為交換生在韓國學習的天使之家成員李慧玲同學向大家分享了一個在國外看到的創意,即把廢棄單面的A4紙做成可以再利用的本子。因為他們也觀察到看到,各打印店里,老師辦公室等場所非常常見單面打印的A4紙,這是非常浪費的。由此,創意與公益巧妙結合于是就有了“環保本子”這一成果。
他們自己學習如何制作本子,在向大家宣傳環保,珍惜紙張理念的同時,也邀請大家一起加入進來,參加環保本子的制作,在認可了環保本子的可操作性和環保意義后,大家也能夠熟練制作與大膽創新中,他們不斷發現“環保本子”的樣子可以不是那么單一,可以做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可以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寫上自己期望的文字,代表著一份真誠的心意,將真誠的祝愿送給自己希望送給的人。
隨后,他們便開展了一期又一期的環保本子計劃,在2010年9月,第一期環保本子計劃——“天使和你一起裝訂愛”正式運行,他們與山東工商學院學院幼兒園合作,做好成品本子后請小朋友設計封面,之后他們將孩子們的單純祝福寄給了遠在甘肅的農村小學生,通過特殊的方式,傳遞愛心。2012年6月,在即將迎來畢業季的時刻,他們又啟動了第二期環保本子計劃——“送給畢業生的禮物”。繼續提倡環保理念的同時,傳達對即將離校的師哥師姐們的感恩,也為畢業生提供了一份獨一無二的珍藏版畢業禮物。2013年3月21日,“世界森林日”這一天,“環保本子”的第三期計劃——“煙臺打工子弟小學新勝小學之行”。他們教小學生們做本子并裝飾自己的本子,然后送給自己想感謝的老師,同學或家人。隨后在2013年5月,第四期環保本子計劃——用環保傳遞愛之護工送關懷也正式啟動。
也許你沒想過,一張廢棄的A4紙也有變廢為寶的那一天;也許你沒想過,他們的一個小小的創意會讓人感到無比溫暖,生活總是這樣,讓他們在不經意間發現曾經沒有想到的小小的細節竟然傳遞了這么多的愛和正能量。
那年冬天大愛起航——公益活動之“傾聽之心”
任何人初入救助站,都會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那些求救者無助的目光,那些有精神疾病的人空洞的眼神,都會讓出入者內心感到一些的恐懼與哀傷,天使之家的成員們也是如此。
在救助站志愿服務的活動開展已經持續了三個年頭,“用專業的方法和態度傾聽這里的人的心聲”是他們的出發理念。救助站內收留的人員流動性很大,不容易開展活動。他們通過向救助站工作者征求建議,向老師請教,再加上對自己能力的分析,開展了“傾聽之心”活動。他們把長期以來志愿者探訪后的記錄下的自己的所看、所聽、所想編輯成小冊子《走進救助站》,通過宣講、報告會等形式在學校內廣泛宣傳,號召大家關注救助站,關注弱勢群體。聽說從學校到救助站要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一來一去就要花掉2個多小時,煙臺的風很大,天氣變化無常。……不論風吹雨打,他們總能按時守時的遵守著與救助站孩子的約定,他們帶著自己的溫暖與愛心去,帶著孩子對他們的信任與笑臉回。如今,在他們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山商校園志愿者走進了救助站,他們或通過聊天、輔導功課、游戲互動、文藝演出等形式,給缺少關愛、身體殘疾、生活處境艱難的人們帶來了歡樂和感動。“來到這里,能夠通過自己的付出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他們的微笑,覺得自己幫助別人內心很快樂,同時更大的感觸是激勵我更加好好珍惜現在的大學生活,珍惜現在的幸福。”志愿者梁筱這樣說道。
猶憶夕陽最美時光——公益活動之“暖冬義演”
煙臺市老年福利中心是天使之家固定實習地點,他們老年項目部的活動就在那里開展。老年福利中心的老人們遠離自己的兒女,雖然服務周到活動豐富,也難免會感覺到缺少家的溫暖,所以從2011年7月開始,天使之家一直在組織志愿者在老年福利中心進行每周兩次的探訪。“初入老年福利中心,環境與大家想象的很不一樣,氣派的大樓,干凈整潔的環境,條件很好的房間,完備的設施,周到的護工服務,但是唯一讓人心酸的是,兒女不在身邊的孤單的老人”作為愛心志愿者的曲斐這樣說道。
一開始,他們只是通過聊天的方式與老人接觸,像老人的孫子孫女一樣,熱情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耐心的聽老人們講他們那時候的故事。當然也會遇到不太配合的老人,他們就會另辟蹊徑,先為老人表演個節目,唱紅歌等。 后來,他們每周的到訪與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讓老人越來越期待他們的到來,“最感動的不是在與老人聊天過程有多么精彩,而是,當聊天時間到了不得不走的時候,老人們先出來按電梯,我們進入電梯后,老人們仍然依依不舍的揮手,感動的淚水在眼睛打轉。”作為參與者的張敏同學這樣說道。隨著接觸的加深,他們覺得與老人的交流不能僅僅只是停留在聊天的層面上,應該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東西??紤]到很多老人的年齡,身體狀況以及生活自理情況,決定為老人開展適當的娛樂性的小組,于是在2012年的九月初九這個特殊的日子,天使之家志愿小分隊成員借“重陽節”為老人舉辦了一場“暖冬義演”,志愿者們的精心準備和自編、自導、自演的精彩節目贏得了老人們的熱烈掌聲,以后“暖冬義演”也作為一個固定的活動傳承下來了,如今已經舉辦了三期。
無私的奉獻,常懷感恩的心,天使之家如今已經發展到了第5個年頭,年年都會有老成員離開,年年也會有新力量加入,難得的是不一樣的人有著共同的理想并為此而努力,一想到“公益,環保,正能量,愛心”等詞絕對會浮現天使之家成員們那忙碌的身影。他們就是在這種變與不變中慢慢積蓄力量,漸漸茁壯成長。正如天使之家總干事王陽所說:“相對于志愿者的愛心奉獻,社會工作更多的是一種專業責任,它值得也應該得到更多的認可與尊重,顯然這不是一條好走的路,但至少我們愿意為此而努力。”相信有這樣一群人持續在堅持著,持續在為我們傳遞著滿滿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