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41號大棚
【記者手記】
在昌平草莓博覽園的周邊,有許多像任淑桂一樣的草莓種植戶,以草莓種植為營生,每年從8月中旬一直忙到翌年5月。今年,即將舉辦的第二屆北京農業嘉年華上,有一項“草莓票香”采摘體驗活動。何謂“票香”?這是本屆嘉年華對市民的普惠活動,即成年市民購買的50元門票中含有500克草莓采摘費。在嘉年華活動中,可持票在附近20棟草莓溫室中采摘,也可以驅車到周邊農戶的1萬棟草莓大棚里采摘草莓。
周邊大棚里的草莓品質如何?記者驅車來到了昌平區興壽鎮西新城村41號任大姐的草莓大棚,親身體驗了一把草莓采摘。大棚里草莓的品質和口感不會讓您失望,都是純天然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好吃又安全衛生,您盡可以舒心地采,放心地吃。
走進41號大棚
2014年1月7日,記者驅車去昌平, 看到路邊有售賣草莓的,停車一嘗無味。抬眼望去,這里離興壽鎮西新城村不遠,于是給草莓種植戶任淑桂打電話, 電話那邊傳來任大姐爽朗的笑聲,“過來吧,我在41號大棚。”幾分鐘就找到了,任大姐已在棚外等候。走進草莓大棚的隔間,熱情的任大姐遞過一盒草莓讓我們品嘗。一開蓋兒,一股清香甜美的味兒撲鼻而來。迫不及待捻起一顆送入口中:果肉質密多汁,香味濃郁,糖度高,風味極佳,口感特別好。大家不約而同點頭稱贊,一盒草莓很快吃光。
掀開門簾走進棚內,一壟一壟的草莓鮮嫩健壯,紅亮亮的果實垂在地壟兩側,小蜜蜂飛舞在綠葉花朵間,粘蟲板、噴水器等設備一應俱全懸在半空。大家采摘起來,都說要多買些帶回家。任大姐給我們介紹說,她種植的草莓是“紅顏”,果實大外型漂亮,香氣誘人味道好,產量高,特別受歡迎。到目前為止,已經收入1萬多元了,估計2014年能收入3萬元。
認識任大姐是在興壽鎮鑫城緣果品合作社農民田間學校的課堂上,她那個專心聽講的認真勁兒吸引了我。課后,我們攀談起來。她說自己是合作社的社員,管理著一個草莓大棚,她讓我有空去她的41號草莓大棚看看。
沒想到這么快就見面了。我一邊采一邊跟任大姐聊:草莓大棚好管理嗎?草莓種植過程中生病長蟲怎么辦?她說,合作社里有統一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只要勤快一點按照技術員的要求去做就行了。任大姐所在的鑫城緣果品專業合作社每年都會集中進行草莓育苗,并為莓農提供優質壯苗,還聘請了昌平區農技推廣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草莓生產顧問,從良種選擇到疏花疏果等栽植技術,從授粉的小蜜蜂到草莓綠色防控技術,全程參與莓農種植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只要莓農們有需求,技術員就會上門來幫助解決問題。
任大姐一直忙乎著幫我們采草莓。她手里捧滿草莓,紅紅的草莓映著她的笑臉,此時,我內心里最由衷地贊嘆—勞動最美!有了辛勤勞動,才能體會到生活的歡愉。人生因勞動而精彩,任大姐因勞動而美麗!
作者簡介
趙艷斌,從小跟從父母在遼闊的祖國大西北生活多年,造就了本人寬闊的心胸和豪爽的個性;因為上大學踏入農業大學的校門,從此對農村、農業和農民傾注了更多的關注,“三農”情懷突出;因為前幾年開始喜歡徒步行走于野外山水,逐漸鐘情于拍攝山水和人文景觀?,F在北京市農業局宣傳教育中心《北京農業》雜志做編輯和記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