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奇觀》


作者簡介

道格拉斯·凱爾納,現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育與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喬治·奈勒教育學講座教授,主要研究范圍是批判理論和當代社會、文化和傳媒研究,主要著作有《后現代主義》、《媒體文化》等。

譯者簡介

史安斌,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和對外出版專家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美國賓州大學比較文化和傳播學博士(2001),北京大學英美文學學士(1992)和碩士(1995)。主要著作有《危機傳播與新聞發布》、《國際傳播前沿研究》(主編)、《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身份》(英文)、《壘球新聞的流動與反向流動》(英文)、《人類傳播理論》(譯著)以及中英文論文近百篇。2003年以來作為主講教授參與國務院新聞辦主辦的全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和全球傳播高級研討班,培訓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新聞發言人和外宣干部逾萬人。他還應邀擔任中央電視臺英語頻道的新聞評論員,在人民日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聞周刊和半島電視臺等多家中外媒體上接受采訪或發表評論。
 

目錄

關注媒體奇觀——中文簡體字版前言
英文原版前言
譯者的話
第1章 媒體文化和“奇觀”的興盛
蓋·德堡和奇觀社會理論
信息娛樂和社會和技術資本主義
從媒體文化到媒體奇觀
時代的符號
作為診斷式批評的文化研究
第2章 消費文化奇觀:麥當勞與全球文化
麥當勞現象和麥當勞化
麥當勞現象的理論化:一個多學科視角
麥當勞與全球/本土文化
麥當勞與現代性/后現代性
對麥當勞奇觀的批判和抵抗
對麥當勞打官司
對麥當勞現象的價值評估
個人與政治
第3章 體育文化奇觀:喬丹和耐克
體育文化奇觀
喬丹奇觀
喬丹和體育/種族奇觀
喬丹、耐克和消費文化奇觀
第三次降臨、性丑聞和喬丹奇觀中的矛盾
喬丹自身的矛盾性
對喬丹現象的批判式解讀
第4章 超級奇觀:辛普森殺人案和庭審
布倫特伍德的謀殺案和媒體奇觀
奇觀文化和現實的社會構建
裁決和后果
辛普森奇觀:身份/認同政治和后現代化
身份/認同政治
辛普森效應:超級奇觀的內在矛盾
第5章 電視文化奇觀:《X檔案》中的異形生物、陰謀和生化技術
《X檔案》中的陰謀、多疑癥和后現代美學
作為社會批判的電視系列?。?ldquo;別相信任何人”
后現代崇高觀:“真理在那兒嗎?”
后現代解構:“我想相信,可是……”
“今日無要事,但萬事皆變”
再現不可再現的事物
第6章 好萊塢化的美國總統政治
肯尼迪:一部好萊塢大片
約翰遜和尼克松:兩部爛片
福特和卡特:平淡的總統任期和拙劣的奇觀
里根:善于表演的總統
老布什:混雜的奇觀和失敗的總統
克林頓奇觀
小布什:2000年大劫案和恐怖戰爭
結束語:新千年的民主政治和奇觀文化
附錄 “9·11”恐怖奇觀和媒體操控
參考書目